在短视频火爆之后,很多企业都想快速入局,为自己的品牌或产品在高流量短视频的池子里赢得一席之地。相较于招兵买马白手起家打造团队,花几个月的时间运营账号,面对最后一次粉丝依然稀少的风险,“帮你在x个月内运营几十万/上百万粉丝”的宣传显得格外刺激。
笔者全程经手了短视频的代理运营项目。三个月后,他感受到了很多。尽管他最终完成了既定的粉丝目标,比预期高出一倍以上,但回顾整个过程,仍有不少漏洞需要警示。下面我将分享一下我的经验,供想找短视频代理运营或正在代运营的运营商/甲方参考。
有买有卖的需求。2018年至2018年,mcn国际短视频红十字会在2017迅速发展壮大,而短视频项目的代理运营合作也在2018年开始频繁交易活跃。许多机构设立专门的业务部门,洽谈和引进新的企业代理经营项目。
我说“代运营”而不是“mcn机构”,是因为两者不能直接等同。我把机构可以进行代理业务的机构分为三类:第一种是mcn机构,在业内比较知名。它的特点是完整的达人孵化/合同供应体系和演员整体较高的专业素质。演员是短片的灵魂人物其次,这类mcn机构普遍与官方平台建立了长期的深度合作,能够清晰地了解平台提供的资源,快速了解平台的运营活动。即使无法获得平台方的直接支持,也可以借助现有的海量矩阵账号导流,帮助新账号实现第一阶段的冷启动,主要缺点是报价过高。如果代理经营效果好, 随后续订价格可能会上涨。
第二类是在短视频领域相对成熟的团队。人员有几十到几百人。创始人等机构的大部分人都是拥有数百万粉丝的达人,或者有成功包装素人的经历。单一营收结构主要以短视频代运营项目为主。劣势也很明显,由于团队营收结构单一,抗风险能力较低,如果项目来源收入入不敷出,很容易面临大转型或解散的局面。笔者曾采访过一位来自这类团队的经营者。他坦言,离开的主要原因是公司大学为了生存,做了一个大转型,去做其他领域。团队从鼎盛时期的500人,在短时间内分散到100人左右。
第三种类型我叫小团队,这种团队公司大学一般不大,几十个人。短视频业务几乎没有收入或直接从其他项目获得补贴来继续,演员的招募相对是临时性的,也没有达人成功的案例。唯一看得见的优势就是报价低,合作度很高,甲方在代理运营过程中有更高的话语权。
当时,作者比较了三个代表他人运作的机构。他联系了业内知名的mcn机构,因其报价较高,没有直接考虑。后来,经过朋友的介绍,他深入地谈到了第三种类型的小团队。这一报价在代表其他组织开展活动的机构中是最低的。我们谈了两个回合。在这个过程中,因为对方想促成合作,心理防线逐渐后退。价格下降了,服务增加了。由于对方具备视频剪辑制作能力,且整体合作程度较高,双方经过几次沟通后基本达成合作意向,开启了为期3个月的短视频代运营合作。